[推荐]任务驱动,促教师专业发展
任务驱动,促教师专业发展
——闸北区第11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 2012.11
近年来,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科研工作,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坚持把基础教育科研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科研工作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一、专业培训提升科研能力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在教工政治学习时进行图书推荐与读书交流;以教师个人课题申报与结题的教师为中心人群,邀请华师大博士生开展课题推进讨论会;由区教育案例研究论文获奖教师进行案例撰写的小型报告;组织青年及团员教师学习成长纪事辅导材料,并人人撰写相关文章。这些小型多样的教育科研课题培训、教育教学案例撰写的辅导讲座,一定程度提高了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方面的能力。
二、梯队建设促科研实效
教师做教育科研课题,必须从自身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困惑出发,因此学校鼓励教师从教研组研究问题中寻找个人课题的选题。在教师自报选题后,学校科研部门结合他们的研究方向,利用课余时间上中国知网(当时还没有免费知网使用权限),为他们查询下载相应研究资料,便于他们更全面地了解相关研究现状。
为推进教师个人课题的顺利开展,保证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过程的连续和研究有效性,学校组织课题承担教师形成每月活动例会制度,共同讨论研究进程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并邀请华师大博士共同参与。2011年与2012年区教师个人课题及个人领衔一般课题申报数达到19个,审批通过14个。2011年教师个人课题结题中,7个课题有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学校党政的支持下,参与个人课题研究的教师都给予了一定的经费奖励。如此,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与有效性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
教师科研管理方面,学校对全校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进行了梳理,将全校教师细分为成熟期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团员教师等几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制定课题研究的指导。如,去年重点在学校特色教师中开展区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对35岁以下青年及团员教师中加强了课题研究的培训,提出了参与课题研究与立项申报的预申报;在巩固上学期特色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本学期重点在鼓励和帮助青年团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与方法指导上;预定明年将对尚未参加过个人课题申报的教师进行以此系统培训,以确保学校教师人人都有课题研究经历,人人都参与课题研究。
三、科研引领打造学校品牌
2011年学校“新五指课程重构的实践研究”被批准为市级规划课题。学校成立了项目核心组,核心组成员在学校开展讨论,就如何有效推进课题进行了整体规划。核心组讨论后形成课题研究推进的重难点有: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是关注重点,即培养追求幸福志向和幸福能力的学生;落实过程重“大课程观”,即处理和协调国家课程和校内课程的关系;操作方式要以点带面推进,形成项目推进,从德育课程和数学大组开始先期进行研究;最后是组织研究力量,一方面调动教师积极性,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提供组织保障。
随后,学校课题主要负责人经过研究与多次讨论,确立了春游、课程设置、问号墙三大板块的内容作为子课题研究。具体内容初步确立:一以德育教导为组长,班主任全员参与春游活动方式多样化探索;二以学科教导为组长,梳理分析基础性学科校本化实施中存在问题,进行基础性学科走班教学(数学、英语),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品社学课教学研究生成性与及时性等实践探索;三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开展“学生问号墙”研究,鼓励学生参与课表设计、专题活动等的设计等活动,深化330工程。
为推进研究的顺利推进,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并建立“学校课程研发组”,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开发课程资源,构建与完善学校课程的框架与内容;建立“学校课程评估工作组”,主要由学校教师(各级组长)、学生、家长和社区各界人士、专家代表共同组成。顺利进行了规划课题的开题工作,校内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小组的活动,并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全程参与。
同时,学校科研部门将和教导处等部门协同合作,将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用行之有效的品牌活动进行物化,使《看、听、记、讲、评新闻》、《诚信大考场》、《discovery 行动计划》、《微笑行动》、《悦读计划》这些活动设计富有童趣,富有实效,力争学校科研工作做细,做强,做出特色。
附:近三年学校教师区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
1.小学高年级体育室内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裘 玢, 闸北区科研室, 二等奖, 2012.5
2.小学中高年级女生数学学习畏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贺蓓琳, 闸北区科研室, 二等奖, 2012.5
3.小学低年级语文开放性活动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郑 皓, 闸北区科研室, 三等奖, 2012.5
4.小学自然教师自我提高“PCK”的实践研究, 杜惠萍, 闸北区科研室, 三等奖, 2012.5
5.指向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阅读教材整合与优化研究, 沈彩红, 闸北区科研室, 三等奖, 2012.5
6.坚守教学创新的逻辑起点, 沈彩红, 闸北区科研室, 一等奖, 2011.12
7.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学, 韩 颖, 闸北区科研室, 二等奖, 2011.12
8.把上课作为一种磨炼, 葛 帆, 市教科院普教所, 鼓励奖, 2012.8
9.把上课作为一种磨炼, 葛 帆, 闸北区科研室, 一等奖, 2012.6
10.让平凡的日子充满阳光, 王 慧, 闸北区科研室, 二等奖, 2012.6
11.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的调查报告, 徐静等,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一等奖, 2011.7
12.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 贺蓓琳, 闸北区教育局, 三等奖, 2011.5
13.数学题练几道最有效, 贺蓓琳, 闸北区教育局科研室, 三等奖, 2011.6
14.传承优良传统,凸显办学特色——生命教育背景下活课堂研究, 徐静等, 闸北区教育局, 二等奖, 2010.5